“云”上寄思念 别样方式情不变

发布日期:2020-04-01 | 来源:厦门日报

   

        受疫情影响,清明祭扫追思有了不一样的方式——您可以通过“i厦门”微信公众号,在“厦门云祭园”上免费创建纪念馆,祭拜已逝亲属。而身在他乡的亲友,在通过纪念馆创建者的审核后,也可以进入馆内留言、祭拜,寄托哀思。

  “厦门网上祭扫平台‘厦门云祭园’正式开通五天,已建纪念馆10388个。”昨日,“i厦门”平台负责人李沛统计出最新数据。

  纪念馆如何“云建立”?亲友又如何“云祭扫”?本报记者带您一起了解这种文明祭祀新风尚。

  能为已故者建纪念馆  亲友点击链接就能祭拜

  3月25日,当得知厦门网上祭扫平台“厦门云祭园”正式开通了,市民高婉怡立即点进“i厦门”微信公众号,通过“掌上服务”,进入“厦门云祭园”。“通过系统核验基础信息后,点击页面上‘我要建馆’,根据已故奶奶安葬地点选择好墓园,输入持证人、逝者姓名,系统自动核验后,纪念馆就建好了。”高婉怡拿起手机,一边点进为奶奶建好的纪念馆,一边向记者演示如何祭拜。

  纪念馆不仅可以进行逝者生平简介编辑、纪念馆权限设置、查看祭拜记录,还可以对纪念馆进行模板、背景、头像框、祭拜头像等装扮。通过页面右方的“祭”标识,祭拜者可以为逝者赠送鲜花、蜡烛、灯具等各种祭品。

  作为纪念馆馆主,高婉怡还能将纪念馆链接分享给亲友。“亲友只要点击链接,填写申请人、与逝者关系,并通过纪念馆创建者审核后,就可以前来‘云祭拜’了。”高婉怡说,除了审核亲友申请入馆祭拜的信息,馆主也可查看所有亲友对逝者的祭拜记录。

  “i厦门”平台负责人李沛称,为避免人员外出聚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自3月25日零时起,我市开通网上祭扫平台“厦门云祭园”。截至前日,“厦门云祭园”总建馆数为10388个,其中自建馆数8278个,预建馆数2110个。“心香一瓣祭故人,让我们用更安全文明的方式缅怀逝者,换个方式表达爱与思念。”李沛说。

  改变传统祭祀形式  寄托的思念没有变

  为逝去的爷爷“云”建一座纪念馆,在馆中挂起明灯,燃起香烛,摆上鲜花……在市民李含智看来,在厦门工作的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弥补遗憾——今年清明,因工作关系,他无法赶回四川老家祭拜先人了。

  “假期只有3天,自驾回老家却需要30多个小时,一来一回,匆匆祭拜后就要返程了。”李含智说,今年他找到了寄托哀思的新方式,“不但我自己会用,我还要教爸妈,让他们也了解一下文明祭祀的新风尚。”李含智说。

  市民刘迪群在“厦门云祭园”里为故去的爷爷创建了一座纪念馆,把链接分享给了亲友,邀请他们进馆祭拜。“一些长辈不会操作,我手把手地教,大家很快就都接受并学会了网络祭扫方式。”刘迪群说,在爷爷的纪念馆里已有四五十条祭拜记录了。

  “只要心中有对亲人的眷恋,并不拘泥于形式。”市民吴湾夜认为,云祭扫虽然改变了传统形式,但寄托的思念和情感不会变。在她看来,与现场祭奠相比,在网上向先人献花,以点灯、寄语遥寄哀思,少了喧闹和污染,多了绿色和洁净,更与防控疫情、文明祭扫的要求不谋而合,“不扎堆、不聚集,这是对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最大尊重,也是疫情防控期间最合适寄托哀思的方式。”

  【相关】

  嘉庚先生祭祀活动可线上参与

  “i厦门”微信公众号推出

  “云上嘉庚-陈嘉庚纪念馆”平台

  本报讯(记者 林桂桢)受疫情影响,一年一度的社会各界集中祭扫陈嘉庚陵墓活动采用一种特别的缅怀方式——3月30日,“云上嘉庚-陈嘉庚纪念馆”平台在“i厦门”微信公众号上线,让广大市民朋友、海外侨胞、嘉庚学子“远程扫墓”,在线缅怀、追思嘉庚先生。

  每年清明,集美鳌园都会迎来大批市民、嘉庚后裔、海内外嘉庚学子前来祭扫。为避免人员聚集,在市委统战部、集美区委统战部指导下,集美校委会、集美街道党工委等合力,依托“i厦门”微信公众号推出了 “云上嘉庚-陈嘉庚纪念馆”平台。大家可以关注“i厦门”微信公众号,进入“厦门云祭园”,在首页点击“集美鳌园”;也可以关注“i嘉庚”微信公众号,进入“集美鳌园”,线上参与嘉庚先生的祭祀活动。

  同时,该平台也推出了“线下祭扫”服务,市民可在线委托嘉庚邮局订购鲜花,送至集美鳌园,或者自行订购鲜花邮寄至嘉庚邮局,由邮局代收并敬献至陈嘉庚先生墓前。

  “‘云上嘉庚-陈嘉庚纪念馆’平台不仅有云祭扫功能,还展示了陈嘉庚传记、名人对嘉庚先生的纪念文章等,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嘉庚精神。”集美校委会办公室主任陈群言介绍,未来平台将不断充实内容,比如增加嘉庚文物小故事、鳌园活动通知等,大力弘扬嘉庚精神。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权利声明

除非专门说明,所有内容版权归市民数据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网站内容中提到的其它公司名称、商标和服务为各自公司的注册商标,归各公司所有。市民数据、厦门市民数据、xmcds是市民数据或其控股或参股公司的(注册)商标。

本网站(包括下属公司网站)的资料、信息、版面设计、图案、流程、声音、程序及其他内容的所有权、著作权及其他权利由市民数据所享有并予以保留,此种权利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法律文件及相关国际条约的保护,任何对上述权利的侵犯均有可能导致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使用网站所提供的软件或驱动程序要服从市民数据随产品所附许可证协议规定。

未经市民数据明确同意,严禁擅自复制和散发市民数据网站资料,违者将受到民事和刑事处分。如想复制或散发本网站明示不可复制或散发的资料,请向市民数据法律部提出书面申请,

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遵循适用法律的规定。

与其它站点的链接

为了给您提供方便及信息,市民数据将定期允许您通过我们的网站访问其它的站点。对于通过我们的网站链接而进入的其它站点,我们将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对这些站点的质量、性质或可靠性作任何说明。这些非市民数据站点链接并不意味我们向这些站点提供内容。市民数据保留在不通知第三方的情况下随时删除任何超级链接的权力。

网站回复

您发送到市民数据有关网站资料的回复将不被保密。您向市民数据发送回复,表明您已作了可使用、复制、传播及修改您回复中的任何信息不可撤消的、不受限制的授权,并且您同意市民数据可把包含在您回复的任何计划或概念免费用于任何用途。但是,除非法律要求或征得您书面允许,我们不会透露您的名字。

防范垃圾邮件策略

市民数据奉行无垃圾邮件政策,杜绝发送垃圾邮件,市民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承诺:

1.决不出售或出租客户、潜在客户或Web访问者的个人资料。市民数据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2.只向要求市民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发送邮件的人士(即那些希望通过在线或离线市场宣传活动与市民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保持联系的人员)发送邮件。

3.加强对垃圾邮件的监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如果您对市民数据网站有任何疑问,请与Webmaster联系;